优质小说
精彩书评

《太乙尘歌》:末法时代的童真修道奇旅

当“内卷”“躺平”成为时代热词,谁不想像《太乙尘歌》里的五岁萌娃楚子厚一样,被一颗芝麻糖饼拐进道观,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修仙之旅?作者朕的传国玉玺不见了用腊月小年的薄雾与霜花,将我们拽进一个末法时代的玄门世界——这里没有金手指满天飞,只有一个卡在炼气化神中期数百年的老修士,和一颗被糖饼骗来的稚子之心。
老道士三阳子(本名李济元)堪称修真界“老狐狸”代表:用糖饼诱拐孩童时笑得像偷鸡的狐狸,做法事时却脚踏七星步、剑尖泛微光,活脱脱“戏精本精”。而楚子厚这个被福利院大孩子带去看糖画,却被老道士截胡的倒霉娃,从盯着古井倒影发呆,到发现师父施法时的萤火微光,竟无意间成了末法时代最珍贵的“薪火载体”。这师徒互动,像极了当代年轻人与职场前辈的相处模式——表面插科打诨,内里暗藏传承。
第二章扫尘日的下山经历,更是将修真与烟火气完美融合。从周家坳的喜宴到村小学的识字课,从陈粒扎着羊角辫的好奇打量,到三阳子与陈泽涛关于“道门典籍与现代学问”的对话,作者用糖饼、水果糖、红烧肉这些具象化的符号,构建出一个既传统又鲜活的修真世界。最妙的是小子厚问“师父为什么对我好”,三阳子那句“你是我徒弟”,瞬间让修真小说的高冷范儿崩塌——原来修仙也要讲师生情!
但别被这温馨表象迷惑!三阳子望着长江时那句“太乙救苦天尊”,分明藏着末法时代修士的无奈与不甘;而小子厚梦中飞上云头的场景,又让人想起《西游记》里孙悟空初入斜月三星洞的懵懂。当“炁脉日益衰竭”的设定撞上“稚子见灵光”的伏笔,这场跨越数百年的师徒缘,究竟是末法时代的回光返照,还是破局的关键?
更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将修真与乡村生活结合得如此自然:扫尘日的落叶、周家坳的喜字、村小学的毛笔字,这些充满时代感的细节,让修真不再悬浮于云端。而三阳子让小子厚“跟着陈老师学认字,但道门典籍要我来教”的安排,又暗合了传统文化传承中“经师与人师并重”的智慧——这哪是写修真小说?分明是在探讨教育本质!
当小子厚把水果糖递给师父时,三阳子那句“甜,真甜”,不知甜了多少读者的心。但末法时代的阴影始终笼罩:老修士寿元将尽,炁脉衰竭难逆,这个用糖饼骗来的徒弟,真能成为破局的关键吗?而那口藏着秘密的古井、剑尖流转的微光、陈粒父亲眼镜后的审视目光,又将在后续剧情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太乙尘歌》用最朴素的糖饼与腊八粥,熬煮出一锅修真界的“人间烟火”。当“躺平”成为主流,当“内卷”让人窒息,这场发生在长江北岸的师徒缘,或许能让我们重新思考:所谓修行,究竟是追求长生不老,还是在烟火人间里,守住那份最初的纯真?楚子厚与三阳子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你,准备好被这颗糖饼“拐”进道观了吗?

直达链接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