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说
精彩书评

《抗战:铁血征途》:长白山下,少年猎户的烽火觉醒

当“躺平”成为网络热词,谁还记得百年前那群在长白山雪地里趴出冰碴的硬汉?《抗战:铁血征途》开篇就甩出一记重锤——1931年秋,16岁猎户林仲山端着祖传“水连珠”步枪,在枯叶堆里屏息三小时,只为狙杀一头祸害村庄的野猪。这幕堪比《荒野猎人》的狩猎戏,却因父亲林老三突然冒出的“保家”言论,让整本书的画风陡然转向血色山河。

摸肚子的龙猫这手“伏笔杀”玩得溜:前脚刚让读者沉浸在东北民俗画卷里——父子俩猎完野猪回家,母亲端出猪肉炖粉条,弟弟捧着《三国演义》念“国破山河在”,后脚沈阳方向就传来闷雷般的炮声。这哪是打雷?分明是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小人物的平静生活!当林老三赤脚扒窗看见天边血色火光,说出“那是杀人的炮”时,我仿佛看见《让子弹飞》里张麻子举枪高呼“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的悲壮。

书中最戳心的莫过于“枪口转向”的隐喻。林家祖孙三代猎户,枪杆子从打野猪到打胡子(土匪),再到打东洋鬼子,这哪是武器升级?分明是民族危亡时刻的生存法则迭代。当林仲山摸着爷爷传下来的裂纹枪托说“有灵气”,林老三却冷笑“灵气个屁,就是舍不得钱”,这种市井智慧与家国情怀的碰撞,比任何说教都震撼。更绝的是作者把“不抵抗命令”这种历史痛点,化作货郎老刘瘫坐在地的哭诉:“几万条枪,让人家几百个小鬼子撵着跑?”这画面感,让“九一八”三个字瞬间有了血肉温度。

眼下剧情卡在“山雨欲来”的节骨眼:林家村虽暂得喘息,但林老三深夜磨刀、分装火药的动作,林仲山擦拭子弹时映着夕阳的冷硬侧脸,都在暗示这场狩猎远未结束。当林仲河被迫放下《三国演义》学装火药,当“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朴素愿望撞上“铁蹄碾过黑土地”的残酷现实,这个满嘴“酸诗”的读书郎,会成为下一个端起枪的“林仲山”吗?而那个在山林里练出“一枪毙命”绝技的少年,能否在真正的战场上续写他的猎手传奇?

合上书页,耳边仿佛响起《亮剑》里李云龙的咆哮:“狭路相逢勇者胜!”《抗战:铁血征途》用最朴实的东北方言,讲透了“小人物扛大时代”的硬核逻辑。当林老三拍着儿子肩膀说“枪法练好了是为让家里人过安稳日子”,这何尝不是每个普通人对和平的朴素向往?只是这向往,在1931年的长白山下,注定要染上铁与血的颜色。此刻只想问:若你穿越成林仲山,面对不战而逃的东北军,是选择跟着跑路,还是抄起猎枪干他娘的?

直达链接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