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本经典好书推荐,本期收录了作家林欣浩、余秋雨、东野圭吾、王蒙、张维迎等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中国文脉》 、《盛夏方程式》 、《红楼启示录》 、《经济学原理》等佳作。这些好书俯拾皆是精辟语录,常常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在生活中不时援引一些哲理语句聊以自慰,也颇有风趣呢!
1、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作者:林欣浩 自由撰稿人
本书以诙谐的语言讲述了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其中又不乏发人深省的语句。个人感觉本书的风格与《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相似。都是通过诙谐的语言来写历史的发展过程,其中又掺杂着作者本人的见解。
以下是本书的选段:有句俗话叫“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还可以说一句话叫“用暴力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是当强者对弱者使用暴力的时候,正说明强者没有别的招数了,也就离失败不远了。政权屠杀革命者,说明政权快要灭亡。革命者反过来屠杀群众,说明革命即将失败。朱元璋拼命屠杀官员,结果崇祯临死的时候还是要叫“诸臣误朕”。
推荐人:李晓琳
2、中国文脉
作者:余秋雨 文化学者
中国文脉如是定义:中国文学几千年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谁用读万卷书窥探历史,谁用行万里路丈量历史,谁用写万千字解读历史?只有余秋雨能拒绝政脉裹挟,用一只笔,将一本本手稿见诸笔端,创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大散文。
余秋雨坦率说道,目前电视上某些文物鉴定和拍卖节目,只要牵涉到明清和近代书画,就对作者的文化地位无限拔高。初一听,溢美古人,无可厚非,但是这种事情不断重复也就颠覆了文化的基本等级……试想,如果唐伯虎、乾隆都成了“中国古代一流诗人”,那么,我们只能悄悄把整部《全唐诗》付之一炬了。书法也是一样,一个惊人的天价投向一份中等水准的笔墨,就像一堆黄金把中国书法史的天平压垮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曾深深一叹:“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当下文化的匮乏,让人啼笑皆非。一边是流行的网络语言,粗俗不堪却被人广泛传播;另一边则是见字而夸,见书而赞,见不到对低俗文化大胆取舍的心理高度,即使有些阅历者有心理高度,也缺少品鉴能力。
推荐人:王冰瑶
3、盛夏方程式
作者:[日] 东野圭吾 推理小说作家
作为1月份东野圭吾的新书,还是值得一读,相比于《禁断的魔术》这本书更大程度上直击了我的心灵。
如果说《恶意》是东书为了展现人性的另外一面,那么这本书足以暖心。
亲生父亲为了保护女儿,故意加重刑法顶罪,养父为了那个并不是自己亲生女儿甘愿当杀人凶手。都是母爱光辉,但是父爱亦是如此,父爱如山,重如泰山。
最后的大逆转结局让我不得不感叹东叔独特的写作眼光,以及我存在很久的疑问,谁的人生会扭曲,成实吗?但是看完结局,突然焕然大悟,才上四年级得恭平充当了帮凶,但是东叔没让我们中国读者失望,人文主义情怀,结局是汤川对恭平语重心长,慈爱的告诫,“在你成长过程中,如果迷茫了,请不要放弃自己,因为我也是一样啊,你并不孤独”,看完整本书不得不使人心里一暖。
推荐人:李文涛
4、红楼启示录
作者:王蒙 当代著名作家
曹雪芹的《红楼梦》一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自问世以来就有许多人著书立说研究《红楼梦》、赏鉴《红楼梦》,并形成了“红学”一派。“新红学”建立之后,许多作家也投入了研究《红楼梦》的行列,在《红楼梦》赏析领域,王蒙先生的《红楼启示录》一般被奉作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从“120回红楼梦”文本出发,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中外艺术理论,对全书作了细致、全面、准确的赏析评鉴,不仅在《红楼梦》研究领域有重大成就,更加对艺术创造领域有许多借鉴作用。作者通过独特视角去解析其中的人物,让我们对宝玉、黛玉等人物形象获得全新的认识;作者创造性地提出“情和政”两条分析线索,为“红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作者也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出发,对《红楼梦》文本未完作了一部分推测,令人感服。
正如作者评价,《红楼梦》是一本“荒唐、旷世恒远的奇书”,“红楼里面有世界,红楼里面看世界。”
推荐人:子居
5、经济学原理
作者:张维迎 北大教授
这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经济学原理”的配套教材,被誉为“超越传统、面向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教科书。
寒假前,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向我推荐了两位经济学家:张维迎与杨小凯。出于求知的立场,我去百度搜了一下两人的著作。由于我自身理论水平有限,我只能从中选择一本较为容易理解的书,于是我便选择了这本张维迎老师所著的《经济学原理》。
这本书以人文精神贯穿始终,以翔实的本土案例说明和介绍了以下经济学现象:
1.市场经济制度是演化的结果。
2.企业家在市场过程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澄清“市场失灵”的误区。
4.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
这是一本植根于中国本土的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将学会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思维分析现实经济与社会问题,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市场是如何运行的。我们会从一些传统案例以及作者的论述中得到更多新的启发。
推荐人:朱炜泽
6、经济学原理
作者:[美] 格里高利·曼昆 经济学家
当我们谈到“经济”,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大多人的第一反应或许是赚钱省钱,或许是钞票金钱,总之离不开“钱”,所以人们往往把“经济学”理解成为一门赚钱的学问,而事实上,这正是对经济学的误解。
经济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其本义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就像管理每个家庭谁要做什么,谁做晚饭?谁去洗碗?经济学其实是一门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学问。简而言之,我们可以用经济学原理去指导我们的选择,考虑做某件事的成本和收益从而确定是否去做某件事,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决定人生大事–选择男/女朋友。
农业的好消息竟有可能对农民是坏消息?禁毒竟增加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并非像某些大段大段枯燥乏味的理论,而是如同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使人受益颇深。然而,我们读经济学原理目的并非成为经济学家,而是学着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而当你学会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饭后散步都将是一场旅行。
推荐人:曾王
7、现实不似你所见
作者:[意] 卡洛·罗韦利 理论物理学家
本书是一本物理科普书,总结了基础物理学中一些重要概念的发展,举例说明了20世纪物理学做出的一些伟大发现,以及从量子引力理论研究中形成的世界图景。
对于很多人来说,物理两个字毫无吸引力。提到物理,脑子里浮现的除了高中物理书上枯燥得发苦的文字和物理老师少的可怜的头发似乎再蹦不出其他与物理有关的画面。但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物理的认识,更是一种对科学的认识。
读这本书,会对物理有更深的了解。奇怪的是,越进一步了解物理越意识到我们的无知、意识到我们知识的局限,也就是意识到我们所了解的也许会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这正是这种科学的魅力所在。只有记住我们的信念有可能是错的,才有可能把我们从错误的概念中解放,并且学习到正确的概念。对于物理,必须要有勇气接受我们的无知与对于世界不成熟的概念。
我们不知道明年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会看到哪些粒子,或是未来的望远镜会显示什么,亦或是哪些方程可以真正描述世界;我们不知道怎样解已有的方程,有时也不理解它们表示的含义;我们不清楚正在研究的美妙理论是否正确。我们不知道大爆炸以外有什么;我们不知道风暴、细菌、眼镜或是我们体内的细胞、思想过程如何运作。
这本书告诉我们,真相在深处。
推荐人:周言澄